邮箱:BD@ebraincase.com
电话:+8618971215294
English 中文版
Virus Vector - Viral Vector Production - BrainCaseVirus Vector - Viral Vector Production - BrainCase
  • 首页
  • 病毒产品库
    CRISPRRNAiHSV-helperRV-helper嗜神经病毒钙成像光遗传学-激活光遗传学-抑制化学遗传学稀疏标记荧光蛋白荧光探针重组酶凋亡/杀伤/抑制/激活疾病模型其他
  • 产品及服务

    产品中心

    病毒

    腺相关病毒
    慢病毒
    狂犬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伪狂犬病毒
    水泡性口炎病毒
    RCAS

    VectorScope™试剂盒

    无内毒素大提质粒试剂盒
    慢病毒浓缩试剂盒

    动物模型

    神经系统疾病模型
    肿瘤模型
    消化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热门应用

    基因调控

    基因过表达
    基因干扰
    基因编辑

    神经环路功能研究

    光遗传学
    化学遗传学
    钙成像与光纤记录
    GRAB神经递质荧光探针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神经环路结构研究

    直接输入输出标记
    顺向跨单级标记
    顺向跨多级标记
    逆向跨单级标记
    逆向跨多级标记
    稀疏标记

    特色服务

    神经系统疾病药效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症
    帕金森
    癫痫

    AAV血清型筛选

    血清型筛选服务

    成瘤性测试

    成瘤性测试

    溶瘤病毒药效

    溶瘤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水疱性口炎病毒
  • 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新品发布 产品促销 媒体活动 投资者新闻
  • 客户支持
    文献解读 客户文章 资料下载 视频专区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病毒产品库 产品及服务 新闻资讯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 En
    English 中文版
  • 首页
  • 客户支持
  • 文献解读
  • 客户支持
  • 文献解读
  • 客户文章
  • 资料下载
  • 视频专区
  • 常见问题

Nature综述:基因治疗载体AAV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5-06-27 14:37:09

腺相关病毒(AAV)载体是目前体内基因治疗递送的主要平台。AAV属于细小病毒科依赖病毒属,其生命周期依赖辅助病毒。重组AAV(rAAV)去除了病毒编码序列,保留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TRs)用于基因组复制和包装,使其具有低免疫原性等优势。在载体设计方面,通过自然发现、理性设计、定向进化和计算机设计等方法开发新型衣壳,并对基因组进行优化以控制基因表达、容纳大基因和增强持久性。rAAV已在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如治疗脂蛋白脂肪酶缺乏症的Glybera和治疗视网膜营养不良的Luxturna已获批上市。然而,AAV基因治疗仍面临大规模生产、成本、质量控制、免疫屏障等挑战,未来需多学科协作推动其发展。 

图1 AAV基因治疗开发的关键里程碑

 

AAV载体是基因治疗递送的重要平台,在疾病治疗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AAV 基础与载体学

 

AAV病毒特性:AAV属于细小病毒科依赖病毒属,生命周期依赖辅助病毒,常见的辅助病毒如腺病毒(AdV)。AAV病毒由直径约26nm的二十面体蛋白衣壳和约4.7kb的单链DNA基因组构成,衣壳包含VP1、VP2和VP3三种亚基,这些亚基相互协作,共同保护内部的基因组,而基因组两端的ITRs则在复制和包装中起关键作用。其中,AAV基因组中的rep基因编码4种复制蛋白,参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过程;cap基因编码衣壳亚基,决定衣壳的组成和结构;还有专门编码装配激活蛋白(AAP)的基因,该蛋白对病毒例子的装配至关重要。

 

rAAV载体特征:rAAV在保留野生型AAV的衣壳序列和结构的基础上,对基因组进行了改造,它去除了所有AAV蛋白编码序列,替换为治疗基因表达盒,仅保留ITRs。因此,rAAV的包装容量存在一定限制,小于5.0kb,在设计时需考虑治疗基因序列的长度和调控元件的大小。

 

rAAV转导过程:rAAV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经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经历一系列pH依赖的结构变化,通过细胞骨架网络运输,经核孔进入细胞核。此时,释放的单链基因组必须转化为双链才能进行转录,这一转化过程可通过第二链合成或链退火两种方式实现,之后基因组可环化形成游离 DNA,实现基因表达。

图2 rAAV转导途径示意图

 

二、载体设计

 

衣壳开发策略:为获得新特性,研究人员采用多种方法开发新型衣壳,包括自然发现(如从人类肝脏组织分离出AAV9,可跨越血脑屏障)、理性设计(如对AAV2进行改造,改变其靶向性和免疫原性)、定向进化(如CREATE方法筛选出可跨越血脑屏障的AAV-PHP.B)和计算机设计(如预测出Anc80,在多种组织有良好疗效)。

 

基因组设计要点:首先是控制基因表达,通过选择合适的启动子控制其在特定的细胞或组织中精准表达,同时进行密码子优化提高基因表达的效率和特异性;采用设计缩短基因(如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微型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或者通过共递送两个AAV载体等策略容纳大基因;利用基因编辑促进基因组整合、插入支架/基质附着区域(S/MAR)序列等方法增强基因表达的持久性。

图3 衣壳发现与工程的四种主要方法的信息图

 

三、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现状:截至2018年11月13日,已有145项涉及rAAV的干预性临床试验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AAV1(Glybera)和AAV2(Luxturna)已获监管批准用于商业用途,目前临床试验中常用的衣壳血清型包括AAV2、AAV8、AAV9等。

 

治疗策略分类:基因替换主要用于治疗隐性单基因疾病(如Glybera治疗脂蛋白脂肪酶缺乏症,Luxturna治疗视网膜营养不良);基因沉默主要针对毒性获得性突变的单基因疾病(如亨廷顿病),但目前大多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基因添加可用于治疗复杂遗传和获得性疾病(如通过rAAV递送重组抗体治疗HIV感染);基因编辑利用可编程核酸酶修复疾病相关突变(如体内rAAV基因编辑治疗溶酶体贮积症)。

图4 rAAV介入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概述

 

四、面临挑战

 

生产与成本难题:AAV基因治疗药物价格昂贵(如Glybera曾达120万美元/患者,Luxturna为42.5万美元/眼治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规模扩大困难且成本高,目前的生产系统效率较低,临床试验成本也较高。

 

质量控制问题:空壳与完整颗粒比例在不同制备中差异大(空壳可占20%-98%);载体效力评估受多种因素影响,体内模型重复性差,体外替代试验发展迅速;DNA组成方面,杂质可能带来风险,目前缺乏统一的DNA含量评估标准;衣壳特性方面,新型衣壳需要准确评估稳定性和异质性。

 

免疫相关障碍:人体中存在针对AAV衣壳的中和抗体(NAbs),它们会阻碍基因递送,AAV给药后还会引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影响治疗效果。此外,AAV载体还会激活先天免疫,需要采取策略降低免疫反应。

图5 成功递送rAAV基因的免疫屏障

 

五、AAV 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优势

 

AAV载体具有多种优势。其一,AAV目前被认为不引起人类疾病,安全性较高。其二,重组AAV去除了病毒编码序列,仅保留ITRs,这使得其免疫原性和细胞毒性较低。其三,AAV载体的宿主范围广泛,能够感染多种细胞和组织。其四,AAV载体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因表达,其基因组可形成游离 DNA在细胞中持续存在。

 

六、AAV 载体的免疫屏障对基因治疗的影响

 

AAV载体的免疫屏障对基因治疗影响显著。血液中存在的NAbs会有效阻止rAAV基因递送,尤其是静脉注射时;AAV给药后,载体衣壳会引发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产生NAbs,导致大多情况下无法再次给药;衣壳还能触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介导的细胞毒性,可能清除转导细胞,造成转基因表达的丧失;转基因产物可能引发适应性免疫反应,产生转基因产物特异性抗体和CTL,影响治疗效果;此外,AAV载体还会激活先天免疫,促进炎症细胞因子产生,增强适应性免疫反应。

 

七、为解决AAV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挑战,目前研究方向和潜在解决方案

 

在生产与成本方面,研究开发更高效的生产系统,如优化细胞培养条件和转染方法,提高载体产量,降低成本;探索新的生产平台,如无细胞生产系统。质量控制上,开发更精确的检测方法,准确评估空壳与完整颗粒比例、载体效力、DNA组成和衣壳特性等;建立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针对免疫屏障,研究如何改造AAV衣壳,消除NAb结合位点,降低免疫原性;探索免疫调节策略,如诱导免疫耐受,抑制免疫反应,以提高基因治疗效果。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3-019-0012-9

  • 上一篇: 重磅工具丨Cell丨艾伦脑科学研究所发布超千种皮层细胞靶向工具,解码大脑功能新突破!
  • 下一篇: 没有了
map
{dede:global.cfg_webname/}
丁香通 知乎 微博 小红书

病毒产品库

CRISPR
RNAi
嗜神经病毒
光遗传学-激活
荧光探针

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新品发布
产品促销
媒体活动
投资者新闻

客户支持

文献解读
客户文章
资料下载
视频专区
常见问题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电话: 18971216876
邮箱: support@braincase.cn

地址:-

地址:-

  • Copyright © 布林凯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鄂ICP备090793554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鄂)-非经营性-2021-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