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support@braincase.cn
电话:18971216876
Virus Vector - Viral Vector Production - BrainCaseVirus Vector - Viral Vector Production - BrainCase
  • 首页
  • 病毒产品库
    CRISPRRNAiHSV-helperRV-helper嗜神经病毒钙成像光遗传学-激活光遗传学-抑制化学遗传学稀疏标记荧光蛋白荧光探针重组酶凋亡/杀伤/抑制/激活疾病模型其他
  • 产品及服务

    产品中心

    病毒

    腺相关病毒
    慢病毒
    狂犬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伪狂犬病毒
    水泡性口炎病毒
    RCAS

    VectorScope™试剂盒

    无内毒素大提质粒试剂盒
    慢病毒浓缩试剂盒

    动物模型

    神经系统疾病模型
    肿瘤模型
    消化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热门应用

    基因调控

    基因过表达
    基因干扰
    基因编辑

    神经环路功能研究

    光遗传学
    化学遗传学
    钙成像与光纤记录
    GRAB神经递质荧光探针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神经环路结构研究

    直接输入输出标记
    顺向跨单级标记
    顺向跨多级标记
    逆向跨单级标记
    逆向跨多级标记
    稀疏标记

    特色服务

    神经系统疾病药效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症
    帕金森
    癫痫

    AAV血清型筛选

    血清型筛选服务

    成瘤性测试

    成瘤性测试

    溶瘤病毒药效

    溶瘤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水疱性口炎病毒
  • 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新品发布 产品促销 媒体活动 投资者新闻
  • 客户支持
    文献解读 客户文章 资料下载 视频专区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病毒产品库 产品及服务 新闻资讯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 En
    English 中文版
  • 首页
  • 客户支持
  • 文献解读
  • 客户支持
  • 文献解读
  • 客户文章
  • 资料下载
  • 视频专区
  • 常见问题

Cell&Nature丨揭开胶质母细胞瘤与神经元互动的神秘面纱:狂犬病毒逆向跨单突触示踪系统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5-02-27 16:37:57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一种致命的脑癌,具有高度侵袭性和异质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GBM细胞能够被神经元突触支配,从而推动肿瘤进展。然而,GBM细胞整合到大脑神经环路中的程度尚不清楚。狂犬病毒(RV)介导的逆向跨单突触追踪系统是一种经典的神经科学工具,可用于系统地映射特定目标细胞(如GBM细胞)的突触输入。该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高特异性和高效性,使研究人员能够精确地追踪到与目标细胞形成突触连接的上游神经元。

 

案例一

2025年1月1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宋洪军教授和明国莉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Brain-wide neuronal circuit connectome of human glioblast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狂犬病毒(Rabies)和单纯疱疹病毒(HSV)介导的跨单突触追踪技术,绘制了胶质母细胞瘤在成年小鼠体内的全脑神经元连接组图谱。研究发现,胶质瘤细胞能够快速整合到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环路中,并与多种神经递质类型的神经元以及远距离的神经元投射建立功能连接。此外,研究还揭示了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与胶质母细胞瘤之间的突触联系,以及这些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ACh)在促进胶质瘤细胞侵袭性中的关键作用。



 

GBM细胞的快速神经元回路整合

为了系统地绘制胶质母细胞瘤类器官(GBM organoids ,GBOs)移植到成年小鼠大脑后全脑神经元投射的图谱,作者采用了RV逆向跨单突触示踪技术。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导培养的GBOs,表达DsRed报告基因(R)、EnvA受体TVA(T)和狂犬病毒糖蛋白(G)(命名为RTG)。被G蛋白缺失的EnvA假型狂犬病毒(ΔG狂犬病毒)感染的起始GBO细胞(表达GFP报告基因)可以通过DsRed和GFP的共表达进行标记,将RV逆向传播到它们的前突触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可以通过单独的GFP表达来识别。由于这些一级前突触神经元不表达G蛋白,ΔG狂犬病毒无法进一步传播,从而保证了这种追踪的单突触特性。被RTG逆转录病毒感染的GBOs能够高效地被ΔG狂犬病毒感染,而没有RTG表达的对照GBOs则不能被ΔG狂犬病毒感染。

作者将来自三名患者的GBOs预先感染ΔG狂犬病毒,然后移植到成年免疫缺陷小鼠大脑的后内侧皮质(RSP)中(图1b)。观察到从移植后第3天开始,局部(同侧皮质、海马)和远距离(同侧丘脑、对侧皮质、基底前脑)投射的神经元中出现了GFP表达,并且到移植后第10天时,在来自三名患者的GBOs中,大约有10³ - 10⁴个神经元被广泛标记(图1c-d)。由于狂犬病毒至少需要2天时间进行复制、逆向跨突触传播并充分标记细胞,因此早在移植后第3天就检测到GFP⁺神经元,这表明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在体内与神经环路整合的速度极为迅速。

图1 成年小鼠移植人GBM细胞在大脑中的快速神经元回路整合

 

作者还进行了对照实验,以确保方法的可靠性。首先,构建了一个对照辅助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删除狂犬病毒G蛋白编码序列(RT),使得被RT逆转录病毒感染的GBO起始细胞可以通过TVA被ΔG狂犬病毒感染,但无法将其传播到上游神经元(图2e)。正如预期的那样,在移植后,检测到了DsRed+GFP+的起始GBM细胞,但没有检测到GFP+的小鼠神经元(图2f)。其次,为了排除由于预感染GBM细胞泄漏狂犬病毒而导致的非特异性标记的可能性,作者在移植前诱导起始GBO细胞裂解,以提取具有感染能力的狂犬病毒。在相同的时间窗口内只发现了极少数GFP+神经元(图2g)。第三,对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进行免疫染色,并未在RSP注射点附近或远处发现与GFP共标记的情况,这与狂犬病毒的跨突触传播特性一致(图2h)。综上所述,这种依赖G蛋白的单突触狂犬病毒示踪系统揭示了移植到成年小鼠大脑中的人类GBM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快速且稳健的神经连接。

图2 RV在GBOs中传播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案例二

2024年12月6日,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的Varun Venkataramani 团队在Cell上发表题为“Characterizing and targeting glioblastoma neuron-tumor networks with retrograde tracing”的文章。该文章利用狂犬病毒RV(Rabies)逆向示踪技术,研究了神经元-胶质母细胞瘤网络,揭示了神经元活动促进肿瘤侵袭的机制,并提出了通过干扰该网络来抑制胶质母细胞瘤进展的治疗策略。

 

RV介导的逆向跨单示踪技术用于神经元-肿瘤网络的多功能表征

基于RV的逆向跨单示踪系统,对神经元-肿瘤网络进行了表征,使用了患者来源的胶质母细胞瘤球体培养物(图3A)。首先,用慢病毒rLV-TVA-2A-mCherry-2A-oG稳定转导14种患者来源的胶质母细胞瘤球体(图3B),使其表达EnvA受体(TVA,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细胞受体),介导RV的进入;表达RV糖蛋白(oG),驱动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并表达胞质荧光蛋白mCherry,用于细胞标记。其次,通过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技术筛选出表达TVA和oG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随后,这些细胞被转导了两种EnvA假型的G蛋白缺失(ΔG)RV株即SAD-B19ΔG-eGFP(EnVA) 或CVS-N2cΔG-eGFP(EnVA),这些病毒株表达胞质荧光蛋白GFP,只能感染含有TVA受体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RV进入胶质母细胞瘤起始细胞(GBStarter)并与G蛋白进行反式互补时,会通过跨单突触、逆向传播来标记与肿瘤相连的神经元(肿瘤连接)。肿瘤连接神经元可以通过表达GFP来识别,而患者来源的GBStarter细胞则表达mCherry和GFP。此外,由于肿瘤连接神经元不表达oG,因此无法进一步传播,确保了这种标记直接连接的神经元-肿瘤网络的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图3A)。

对GBStarter球体进行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能够在移植这些肿瘤细胞之前实现对所有肿瘤细胞的直接、密集标记。相比之下,在RV转导之前植入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并使用梯度稀释的RV进行转导,可以实现稀疏标记,以追踪单个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神经元连接组。此外,通过遗传修饰使RV表达功能性蛋白(如Cre重组酶),可以精确操纵肿瘤连接神经元,以研究其对胶质母细胞瘤生物学的影响(图3A)。

图3 患者源性胶质母细胞瘤(GB)模型的逆行追踪工作流程

 

为了建立一个全人组织模型系统,作者使用了手术切除的人类大脑皮层组织进行类器官切片培养(图4C),并移植了GBStarter细胞以标记人类肿瘤连接神经元。这一模型系统还通过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PDX)和神经元共培养模型进行了补充(图4C–4I)。具体而言,在GBStarter细胞存在的情况下,逆向追踪技术能够选择性地标记所有患者来源模型系统中的肿瘤连接神经元(图4C–4G)。这种方法允许对肿瘤连接神经元进行超微结构表征,包括不同类别的树突棘,并采用高分辨率和超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技术(图4C,4E)。重要的是,肿瘤连接神经元保持了其特征性的电生理学特性(图4J,4K)。在共培养或PDX模型中使用裂解的GBStarter细胞进行标记时,几乎没有发生非特异性标记;当将神经元-GBStarter共培养的培养基添加到神经元培养中时,也没有发生标记。这表明标记过程主要依赖于完整的GBStarter细胞和狂犬病毒的特异性感染。最后,作者评估了两种狂犬病毒株CVS-N2cΔG-eGFP(EnvA)和SAD-B19ΔG-eGFP(EnvA)的毒性,在观察期内没有观察到狂犬病毒感染的肿瘤细胞或神经元细胞死亡增加。

图4 在多种模型系统中评估了这种示踪方法


 

总 结

通过RV逆向跨单突触追踪系统,研究揭示了GBM细胞能够快速且广泛地整合到成年小鼠大脑的神经回路中,并通过多种神经递质系统的输入调控其行为。这些发现为理解神经元-肿瘤网络在GBM进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开发基于神经调控的GBM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

 

文中相关病毒布林凯斯均可生产,现货列表如下:

 

 
 

相关阅读:

❖ 小布解读 | 不跨突触示踪工具病毒

❖ 小布Tips|RV逆向跨单突触标记系统使用指南

❖ 小布解读 |一文带你了解稳转细胞系的构建

❖ 小布show|RV逆向跨单系统测试报告

  • 上一篇: Neuron | LifeAct-GFP肌动蛋白细胞骨架标记物揭示星形胶质细胞Gi-GPCR信号通路在强迫和焦虑行为中的作用
  • 下一篇: Nature突破:AAV-ROOT血清型实现脂肪感觉神经精准示踪,颠覆代谢调控传统认知
map
{dede:global.cfg_webname/}
丁香通 知乎 微博 小红书

病毒产品库

CRISPR
RNAi
嗜神经病毒
光遗传学-激活
荧光探针

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新品发布
产品促销
媒体活动
投资者新闻

客户支持

文献解读
客户文章
资料下载
视频专区
常见问题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电话: 18971216876
邮箱: support@braincase.cn

地址:-

地址:-

  • Copyright © 布林凯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鄂ICP备090793554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鄂)-非经营性-2021-0079